高鉻錘頭取得的經濟效益有哪些?高鉻錘頭幾乎是與鎳硬鑄鐵同時發展起來的。早在1930年,美國就對高鉻錘頭進行了研究,由于鉻含量較高,因此在沖天爐熔煉時一方面鉻易和碳結合,使碳含量不易控制;另一方面又由于鉻在沖天爐的氧化帶極易氧化燒損,使得鉻的收得率很低,因此,在電爐熔煉還十分稀少的情況下,高鉻錘頭無法獲得大規模應用。在二次世界大戰后,隨著電爐的大規模使用,高鉻錘頭才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和應用。
鉻元素的加入,使碳化物結構類型由網狀M3C型變為孤立的M7C3型,且碳化物的硬度提高,由M3C的840~1100HV提高到M7C3的1300~1500HV,這樣不僅提高了耐磨性,而且提高了韌性,其使用效果比鎳硬鑄鐵更高。因此,高鉻錘頭問世以來,一直被任務是比較理想的耐磨材料,應用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。我國在20世界70年代初,對高鉻錘頭在礦山、建材等行業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
高鉻錘頭常分為亞共晶及過共晶兩大類,目前工業中一般使用的高鉻錘頭一般為亞共晶組織。亞共晶高鉻錘頭中,共晶碳化物呈孤立條狀、斷網狀分布,因而亞共晶高鉻錘頭具有較高的耐磨性能和相對較差的韌性,可用于生產承受具有一定沖擊工況下的部件。
和亞共晶高鉻錘頭相比,過共晶高鉻錘頭的含碳量和含鉻量均較高,碳化物體積分數明顯增加,可促進材料耐磨性提高。過共晶高鉻錘頭中出現了粗大的初生碳化物,導致高鉻錘頭的韌性急劇下降,在鑄造和熱處理過程中易出現裂紋,使錘頭廢品率增加,目前過共晶錘頭的應用甚少。但隨著過共晶錘頭碳化物的細化和韌性的提高,今后的應用范圍將會不斷的擴大。